本文作者:访客

合计超1200亿元!“固收+”基金为何能逆势增长?

访客 2025-05-28 20:43:22 6
合计超1200亿元!“固收+”基金为何能逆势增长?摘要: 5月以来,基金发行市场略显平淡。截至5月26日,新成立基金数量仅72只,总发行份额为518.36亿份,平均发行份额为7....

5月以来,基金发行市场略显平淡。

合计超1200亿元!“固收+”基金为何能逆势增长?

截至5月26日,新成立基金数量仅72只,总发行份额为518.36亿份,平均发行份额为7.2亿份,平均发行份额与近三个月数据持平,但该月目前总发行份额已明显落后前一个月。

新发市场中,受权益市场行情冲击最大的依旧是股票型基金和部分混合型基金。对比之下,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相对较高。除了权益和固收之外,5月26日刚成立的一只“固收+”基金规模超过26亿元,目前排在5月份新基金第5位,首募规模前4的基金均为债基。

在权益市场震荡以及低利率的环境下,“固收+”基金在今年反而成为稳定增长的品种之一,多个细分产品在一季度规模得到增长,合计增长超1200亿元。且投资可转债为主的可转债基金平均净值涨幅领跑同类。

受访者告诉记者,今年可转债市场仍然是机遇与风险并存,低价转债在低利率环境下是比较好的底仓资产,而高价转债则属于较好的正股弹性选择。不过也需要注意转债背后的信用风险。

震荡行情吸金

今年以来,债市和股市均有波动,尤其是股市近期波动较大。对于许多主动选股型选手而言,这无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。与此同时,新基金的发行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5月26日,5月以来新成立的基金仅有72只,合计成立份额518.36亿份,这是今年以来前五个月中基金新成立份额最低的一个月。其中,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发行份额仅为4.34亿份和1.54亿份。而债券型基金依旧是目前新发基金的主力军。此外,“固收+”这类产品则成为继债基之后比较受欢迎的产品。

合计超1200亿元!“固收+”基金为何能逆势增长?

数据来源:Wind

记者注意到,5月26日,有一只混合二级债基的成立规模超过26亿元,目前排在当月新基金成立规模的第五位,该基金是一只典型的“固收+”产品,80%的仓位用来投资债券,剩下不到20%的仓位用来投资权益资产,包括可转债以及股票等。

业内人士常说的“固收+”基金主要包括混合一级债基、混合二级债基、可转债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等,一些细分产品在今年一季度已获得不错的增长。

Wind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混合一级债基规模从去年末的7380亿元增长至7721亿元;混合二级债基规模从6871亿元增长至7753亿元;可转债基金规模从483亿元增长至523亿元;偏债混基规模略微下滑,从去年末的2499亿元降至2485亿元。

按照上述分类统计,“固收+”基金在今年一季度的规模环比增长超1200亿元。细分来看,有不少产品的A份额一个季度规模增长超10亿元。

低波动受关注

对于“固收+”基金在较为冷淡的发行市场行情下,还能整体保持上千亿元的规模增长,有业内人士认为,这主要是由于在震荡市场环境下,投资者对低波型产品的青睐。一位大型公募市场人士告诉记者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基金公司发行低波型产品将会是主流。

从一些“固收+”基金的投资范围来看,除了大部分固收资产打底外,主要的弹性收益还是来自20%左右的权益资产,这部分资产除了股票,还有备受关注的可转债。数据显示,截至5月26日,可转债基金年内平均净值涨幅为3.44%,大幅领先其他“固收+”基金。

对于可转债市场的投资机会,泰石投资董事总经理韩玮向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可转债市场仍然是机遇与风险并存。一方面,随着我国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,股市投资者的信心也在逐步凝聚,正股的上涨将为对应的可转债上涨打开非常可观的空间。但另一方面,除了银行转债信用风险较低之外,其他转债不能排除信用风险,若出现爆雷将导致本金损失。

富国基金经理刘兴旺指出,随着纯债收益空间的不断收窄,传统的固收投资策略已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收益的期望。在此背景下,“哑铃型”配置策略成为破局关键。比如,目前备受关注的“固收+”基金便是这一策略的典型应用。

对于债券、可转债、权益这三类资产,刘兴旺分别作了展望:债市方面,政策利率下行预期明确,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再探低位;可转债方面,低价转债在低利率环境下是比较好的底仓资产,而高价转债则属于较好的正股弹性选择,相对而言平衡型品种性价比较低;权益方面,估值修复逻辑下,关注AI(人工智能)、半导体等自主可控领域及库存周期见底的制造业。

韩玮认为,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对于公募基金而言,发行“固收+”这类基金可以在面对市场机会时拥有更多的投资工具选择,从而便于显著提升固收基金的业绩表现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基金经理经验不足,一旦出现可转债踩雷现象,可能会对公司品牌产生不利影响。

阅读
分享